7月11日晚,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3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泸州举行。绵阳市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的巡护员梁春平作为敬业奉献类人物上榜。
“雪再大,也要守好这片山!”自工作以来的25年里,梁春平从未离开过野生动植物保护一线,始终坚守在条件极其恶劣的野外监测岗位毫不动摇。
翻阅他的工作日志,“守护”一词贯穿了他的履历:先后参加中科院大熊猫重点区域调查、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野生大熊猫调查;参与北京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在王朗科研项目。
每年巡护2000多公里
为动植物王国当好“守门者”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始建于1965年,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ご笮苊ǖ日湎∫吧锛捌淦芟⒌匚鞯淖匀槐;で?。
受父亲的影响,梁春平自1997年毕业后,第一时间回到了王朗自然?;で袅顺ご?5年的坚守。
初到王朗,梁春平对这个原始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但承担的巡护工作很快将他拉回了现实?!翱家晕褪墙娇纯葱《?,到处巡查一下,也挺好耍的。但真正走进山里才知道,和想象很不一样?!绷捍浩剿?,作为一名巡护员,每人平均每年要步行2000多公里的山路,相当于绵阳到上海的距离,不仅要面对高海拔以及天气突变的恶劣环境,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出现。
而冬季巡护,几乎是每一个巡护员的噩梦。从大本营出发,沿巡护路线而上,十几斤重的行囊,让他们步行不到几公里便汗流浃背。然而,越是流汗,大家越不敢停下。因为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只要一停下来汗水就会结冰,大家立刻就会体验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常年的风雨侵蚀,让梁春平患上了关节炎。即便是这样,他和队友也需要对区域内20多条相对固定的路线进行巡护,每年至少要走四次,总监测里程达280多公里。
“比起这些困难,我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区里那些珍稀的动植物上?!绷捍浩奖硎荆趵首匀槐;で褪且桓鼍薮蟮谋?,不仅有野生大熊猫、羚牛、亚洲黑熊等珍稀动物,还有不少珍稀植物,每一个物种都值得他仔细研究,自然界的每一条生命都值得他认真守护。
克服恐惧提升技能
勇担两栖动物监测“先行者”
王朗是动植物的宝库,而梁春平则是守护宝库的“宝贝”。2006年,王朗自然?;で谑澜缱匀换鸹岬闹С窒拢狡芘佬卸锬扇虢思嗖夥段?。而此时,?;で诓⒚挥姓夥矫娴淖?,需要派遣内部人员出去集中学习相关知识。
好学的梁春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得到了前往成都生物研究所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系统性学习动植物?;ぱ芯肯喙氐闹丁K淙荒鞘焙蛭乙丫谡飧龈谖簧瞎ぷ髁丝?0年,但一想到能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我就充满了干劲儿。”梁春平说。
学成归来后,梁春平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不仅为?;で峁┝舜罅恳皇值难芯孔柿?,同时还配合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在王朗开展科研工作。
梁春平先后参与保护区科研监测与科研合作项目几十余个,连续不间断主导实施“王朗两栖爬行类动物监测”达17年。如今,王朗自然?;で诹狡芘佬卸锏募嗖庵掷嘁丫锏搅税死唷?/span>
现在,梁春平成了保护区小有名气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专家”。梁春平说:“既然做的是这份工作,就必须把它做得更好更出色。守住生态红线,守护一方生灵,守候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最大的意义?!?/span>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