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记者在位于绵阳平武县龙安镇长桂村的县级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该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工作,即将投入使用,成为该县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样本。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议题。平武县以“银发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建设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养老产业与地方文化、医疗资源深度融合。
据悉,平武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作为该县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养老场所,更是平武县发展“银发经济”、落实“一老一小”政策的重要举措。
就在不久前,该中心专门邀请了一批老年人参观体验,崭新的设施设备、创新的服务模式、优秀的服务质量、健康的生活环境给老年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退休教师苏登富表示:“平武县养老服务中心的环境非常好,空气也新鲜,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生活。也希望在这里能够认识更多的老年朋友,开心生活?!?/span>
平武县养老服务中心又名“悠然时光居”,是由原本闲置的一所小学改建而来。该中心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合理化建设,更在服务功能上进行了全面规划。运营后还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可以为150名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悠然时光居’总建筑面积约6550平方米,共有150张床位。有专业的护理、医务、厨师团队,是一个集住宿、医疗康复、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全面投入使用。”平武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悠然时光居”在设计上深度融合了白马藏族的文化特色,筛选出适合养老建筑的特色符号与形式对其进行创新性再加工,使得整个建筑群富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也成为了展现平武特色风貌的新窗口。
记者手记养老新模式需兼顾文化温度与长效运营
平武县养老服务中心“悠然时光居”的投用,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其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既保障了公益性,又引入市场化管理,值得借鉴。然而,养老服务的长效发展需关注两大核心:文化温度与运营韧性。
项目将白马藏族文化符号融入建筑设计,不仅提升环境美感,更以文化认同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这在千篇一律的养老机构中独树一帜。但文化元素的运用不能止于表面装饰,未来可探索民俗活动、传统技艺体验等深度服务,让文化真正滋养晚年生活。
此外,建议政府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服务质量动态评估体系,确保养老机构在盈利与服务间找到平衡。
同时,应重视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例如增设智慧养老设备、心理健康支持等,避免“标准化”服务掩盖个体差异,唯有持续创新与严格监管并行,才能让养老事业既有文化厚度,更具民生温度。
编辑:站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