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曾经,梁爽觉得这样的荡气回肠是别人的故事,觉得这样的气势磅礴她此生难以到达。但今天站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梁爽的人生也迈上了一段新的征程。
梁爽,女,出生于1984年。2017年12月,作为涪城区援彝前线为数不多的女干部,她告别亲人,来到大凉山,挂任昭觉县新城镇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打破了十多年坐机关办公室的工作模式,与彝族人民、苍凉大山、贫瘠土地和成群牛羊融为一体。
第一次到所包村去宣讲“十九大”精神,梁爽足足爬山两个多小时,天空下着小雪,路滑山陡身旁就是悬崖峭壁,在零度的天气里到达山顶时她已是满身大汗,头发间挂着雾水,喉咙像火烤一样,山顶的大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但一想到党员和村民们在党支部等着聆听党的声音,她脚下的路便走得更坚定更踏实。高山村的条件更加恶劣,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山,有些党员甚至还不能完全听懂汉语,站在海拔3400米的高山上,梁爽缓慢而大声的宣讲着党的精神,虽然气喘吁吁但却满怀热情?!罢馐且恢衷跹奶寤幔挥姓獯蔚墓抑熬?,我一辈子也感受不到这种澎湃的激情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绷核缡撬档馈?/p>
真正投入彝区脱贫攻坚工作中,梁爽才发现困难和问题远远比她自己预料的多。挂职乡镇的四个高山村与好医生药业集团签订了药材种植合作协议,在半山坡种植成片云木香,为了给农户提供种植技术上的指导,她积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云木香种植技术,由于风大、光照强没办法做笔记,就用手机全程摄像记录播种过程,回到住所一遍遍的观看写下种植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现场会当天,她和药材公司人员全程演示了翻土、施肥、播种的过程。第二天又与镇林业员和农技员到田里指导农户种植,很多农户对汉语表达的种植词汇不清楚,她便扯开嗓门用普通话加上肢体语言来示范,急得满头大汗,有的彝族老乡却仍然不懂,还不好意思的捂着嘴笑,经过一天的教学她所联系的村都陆续将种子播种了下去。
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其他三个村的大部分农户出现了抵触情绪,不愿意放弃种植土豆和荞麦等传统作物,她会同镇上林业干部和包村领导一户户的走访宣传,一壶开水加几个面包就是每天的午饭。一次下山,穿过一片松树林踩在松针上一脚滑出几米开外,前方就是300多米的断臂悬崖,她惊出一身的冷汗。经过连续四天的动员宣传,一个星期后全镇500余亩的土地全部种下了云木香。
扶贫路上时刻充满困难和挑战,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各村阵地建设不健全,所包村的村社道路急需硬化、通村桥梁急需修建,蔬菜和农牧产品销售推广滞后,而彝区百姓的内生动力有待激发是梁爽觉得最紧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初,按组织安排,梁爽需要联系5户贫困户,其中1户为洛木村瓦呷社社长。按规定村社干部不能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配偶早逝,常年嗜酒导致两个小孩无人照顾,家里一贫如洗。每次上山梁爽都先到其家里走访座谈,了解到社长以前是一位手艺很好的木匠,就帮其在县城周边找临时工作,并将向涪城区争取来的打磨机助农增收项目与其结对管理半年,通过一年多的帮扶,社长改掉了酗酒的毛病,家里也有了上千元的储蓄。
离开彝区已半年,回想起两年扶贫路,因脸部光照过敏长期服药,因饮食不规律而突发急性肠炎,因迎接各级验收检查而通宵完善资料,因到高山村入户而高反、低血糖,因任务在身不能陪伴重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一个个不眠夜,一桩桩困难险阻,一件件感动事,换来彝区百姓的新房集中安置点,门前的水泥路和通村桥,村支部的新阵地,不断增长的集体经济收入,彝族孩子们的新村小和学习文具……梁爽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也感到无比骄傲。
梁爽说:“很庆幸自己能在适当的年龄,关键的路口参与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撒下自己的汗水,勇于接下时代的重托,只管一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编辑:scmy_lih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