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再次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让全体市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如何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让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成为留得住、更美好的风景线?游仙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让文明言行内化为全体市民的长期自觉。
数九寒天,冷风刺骨。但早晚交通高峰期,在富乐大桥、芙蓉桥等交通要道,在三医院、沈家坝等繁忙路口,总能见到志愿者火热的红背心,为寒冬增添温暖的“志愿红”,为城市带来更多井然有序。提示行人按交通指示灯通行,为过街不便的老人添一把手……来自涪江街道的志愿者廖大姐说:“保持全国文明城市‘金招牌’,不能松气更不能降低标准。只要志愿者站在路上,对行人就是无声的劝导!”
据了解,为构建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游仙要求各级各部门努力克服“厌战”和“松气”两种情绪,积极探索“属地负责、片口联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模式,整合机关干部、社区群众、社会志愿者、交警等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辖区街道负责值守路口志愿者排班及培训考核,积极统筹社会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机关党员干部按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规定,分片口归路段下沉街道社区参加值守;区文明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区常态化值守进行巡查考核;交巡联勤与志愿者劝导协作互补……
通过街道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援、交巡警指导,为游仙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常态化值守中,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按照划区分片定岗要求,在城区重要交通路口路段开展交通劝导服务,引导和监督行人车辆遵守交通秩序。针对小学生、老人、残疾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实际,积极开展“大小牵小手、扶老助残”平安通行活动,通过热情温馨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为广大交通参与者保驾护航,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文明交通意识,共同营造了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为巩固和提升绵阳市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贡献了游仙力量。(来源:游仙区委宣传部 粱磊)
编辑:scmy_lih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