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
“雕版印刷真有意思,我能多印一张送给妈妈吗?”
“来,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是‘踩石过河’,请大家快快分成两队……”
“小朋友,这是你5月阅读心愿卡上的礼物,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
10月21日至25日,绵阳市图书馆“绵阅荟·智慧种子”暨“阅无限 向未来”馆校合作项目像一股清泉一样,继续流淌在绵阳市9个县(市、区)的9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在积极播撒阅读种子,点亮乡村孩子未来的同时,也为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本期活动以“诗意校园”为主题,绵阳市图书馆邀请到绵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学团队的邹玲、何俊等9位优秀语文教师,为乡村小学生带来“我与诗人交朋友——杜甫群诗阅读”导读课。
导读课围绕杜甫的诗歌作品展开,涵盖历史背景解析、诗文欣赏、创作技巧等多个方面。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吟诵起“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在激昂的诗词中,杜甫的爱国情怀触动着每一位吟诵者。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而著称。通过本次阅读和学习杜甫的诗歌,学生可以领略到古典诗歌的韵味和魅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来精准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老师教授的阅读技巧,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同时,《爱护我们的身体》幼儿组导读课也在3所乡村幼儿园开展,绵阳市十佳金牌阅读推广人——石敏老师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教会幼儿认知自己的身体,如何预防性侵害。
这些导读活动在引导同学们深入阅读的同时,积极开展阅读心得分享活动,让同学们在分享中体会阅读的魅力、感受阅读的张力,以不同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流动服务 激发阅读
市图书馆始终坚持“贴近乡村需求、贴近儿童需要”的原则,通过流动图书车的形式,及时将同学们喜欢看的、喜欢读的书籍送到乡村孩子的手上。本次乡村学校借还图书超400册,新的图书将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希望这些优秀的阅读资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图书馆通过“城乡共读一本书”的方式,在城区小读者中募集到适合童年阶段阅读的书籍,送到乡村学生的手中,这不仅缩短了城乡距离,促进了城乡少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让孩子们共同感受涪江流域的美丽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的同时,也架起了乡村学生通往广阔世界的精神桥梁,也让阅读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坚强支撑。
多彩教育 温暖到心
市图书馆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的阅读需求,为给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特教老师带来了《不!我不喜欢这种玩笑》绘本课+特殊儿童活动课。特教老师通过心理抚慰、游戏融入等方式开展面对面帮扶指导,帮助特殊儿童学会识别与远离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霸凌与伤害,帮助特殊儿童能够融入同学、融入学习、融入生活。
活态传承 古籍之美
每到一所乡村学校,市图书馆组织的雕版印刷科普和体验活动都会引来众多同学的围观,在亲手拓印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到雕版印刷的技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中体会阅读的快乐;
同时,市图书馆还通过发放《阅读记录手册》和《阅读存折》,阅读积分兑换心愿卡的方式,激励同学们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
编辑:站点管理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