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楼茶楼约茶联系方式_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51pc·mc品茶安卓官网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非遗传承
绵阳市涪城区非遗项目灯扎制作技艺传承人杨世昌和他的灯扎人生
2017-03-07 10:00:00 四川日报

制作彩灯。 

从事灯扎技艺几十年,杨世昌仍乐在其中。 

  忙碌了10多天,两只桃花龙及时赶制出来了,杨世昌又得以清闲起来。

  今年75岁的杨世昌,是绵阳市涪城区非遗项目灯扎制作技艺传承人,从事灯扎技艺已有几十年,制作的各类灯不计其数。最近几年,灯扎的市场越来越萧条,杨世昌却乐在其中,“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p>

  灯扎人生 

  不大的门店里,里间堆放着刚为梓潼县制作出来的桃花龙,鲜艳的桃花瓣,让屋子里多了几分绚丽的色彩。更多的时候,杨世昌和儿子从事广告制作、舞美设计,但只要接到制灯的活儿,他的所有心思就会转移到这上面来,“和灯扎打了几十年交道,心里还是有很重的情结?!?/p>

  出生在梓潼农村的杨世昌,自小就喜欢画几笔,曾有幸受教于李有行教授,学习水粉画。姑父张银河是当地有名的灯扎艺人,喜欢绘画的杨世昌经常去姑父家,不经意间就学会了这门手艺。

  中学毕业后,杨世昌当过小学代课老师,也在展览馆从事过美术宣传。1971年被保送四川美院进修,毕业后到梓潼川剧团专事舞美。1986年剧团解散后,他办起了工美部,大部分都是制灯的活,“当时梓潼每个区乡的龙灯、狮灯、采莲船、马马灯,都是我做的?!?/p>

  1996年,杨世昌在梓潼北门花果山承办了一次文昌灯会,所有的灯都出自他手。因为这次灯会的影响,他还应邀承担了六届绵阳人民公园灯展的制作。

  传统之功 

  最近几年,生意越来越萧条,承接的灯扎活不多。不过,他始终相信,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东西,“总能遇到有喜欢的人”。

  灯扎制作,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制作材料。如果是大型的灯会,需要用钢材焊接出框架,再根据造型缠上铁丝,这些工序完成后就可以布线、装灯,再将布贴在上面,进行彩绘等装饰。

  如果是中型灯,先要用硬度好、质地轻的木材,锯成条后打眼、穿斗,根据造型搭建骨架,但这样的工序很费时,现在更多的是选用气钉枪打钉连接,缝口上胶,再根据灯的造型雕刻出饰件粘贴,之后是装灯、粘布,最后根据整体造型进行上色、描彩等装饰。

  最常用的是小型灯,有六角宫灯或圆形灯,基本骨架还是要用锯好的木条固定,用篾条或铁丝造型,连接处用布绳捆绑,在四周粘上布。过去传统的小灯,用的是牛皮纸封面,但经不住雨水,现在改用绸布,光线通透度更好,外观更美观。

  所有灯的造型,都是杨世昌自己设计。制作中的木条、篾条,也是他手工制出来的,“虽然繁杂,但熟能生巧?!?/p>

  传承愿景 

  路上行人经过杨世昌的门店,总是会被店里五彩的灯吸引,有的会停下脚步打量一番,有的则会走进店里慢慢欣赏,偶尔也有人打探灯扎制作的工序。每当那时,杨世昌总是热心作答。“每次活动,都有人留下电话,说是准备学?!钡钍啦⒚挥械壤凑嬲难健K苍业矫嘌羰蟹且胖行?、就业服务中心,表示愿意免费授徒,但还是没有人愿意来学,“工艺繁琐、枯燥,传统制作技艺易学难精,但主要还是市场冷清。”

  早年杨世昌也曾带过几个徒弟,但现在几乎都改行了。家里的几个儿子他“都是教了的”,只有老四坚持下来。

  行业冷清,杨世昌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绘画上,多年来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创作影视剧,先后写出了41集古装电视剧《文昌传奇》。不过,杨世昌最在意的,依然是灯扎,“如果有人愿意学,我愿意免费教,让这门扎根民间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保ㄕ诺蔷?文 胥江 摄)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