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92岁的村民涂婆婆因身体不适,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绵阳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卫生室看病。令人惊奇的是,从事村医工作多年的宋文卓这次并没有只靠人工诊断,而是在望闻问切后,打开电脑,利用诊疗系统上的“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看病。
“哪里不舒服?”“心跳有点快,感觉吊不起来气!”“有咳嗽吗?”“有,咳嗽不间歇”……宋文卓一边向患者询问症状,一边将病情输入电脑。
点击AI辅诊按钮,AI辅诊系统迅速通过大数据与拥有海量多发病、常见病等病例的国家核心知识库对接,提取和分析当前患者历史病历信息(电子)进行对比,系统自动弹出辅助诊断窗口,给出患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几种诊断建议。
根据系统建议,宋文卓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涂婆婆患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统也根据医生的选择,给出了推荐用药,并列出推荐依据、检查建议等。最终,宋文卓选定治疗药物,让老人先吃药观察。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才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心里更加放心了?!蓖科牌诺睦习楦咝说厮怠?/span>
宋文卓表示,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病例,降低误诊漏诊风险,让患者在基层就能得到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看病用药也更加安全放心。
据游仙区卫健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介绍,游仙区是全国首批27个家庭医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试点区县之一。游仙采用线上集中培训和线下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对辖区200余名村医进行了系统应用讲解培训,目前已有50个村卫生室开通了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预计在2024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涪江观察记者 彭雪 文/图)
编辑: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