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炳林毛笔的制作技艺已有300余年历史。“炳林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松为了守护好这门手艺,已坚守27年?!氨置适谴渴止ぶ谱鞯?,一支笔从齐毛到成型共有80多道工序,耗时20多天,才能达到毛笔四德‘尖’‘齐’‘圆’‘键’……”活动现场,罗松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将炳林毛笔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
毛发缕齐、梳子梳理、剪刀裁剪……为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制作毛笔的过程,罗松为同学们现场教学?!爸拔颐挥杏霉?,也不了解毛笔,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毛笔的知识,没想到一根小小的毛笔,制作起来这么复杂,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辈渭拥碧旎疃睦钗嚎〗芩?。
据了解,2011年,“炳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浚?018年建成“炳林毛笔制作基地”,连续多届受邀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げ├阑?、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等国际国内展览。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炳林毛笔”,罗松乘绵阳“三推”活动的东风,先后前往厦门、佛山等地参展,让炳林毛笔走出绵阳,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在不断发展“炳林毛笔”的同时,罗松还与市残联合作,对热爱传统文化的残疾人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为100余名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并与合格学员签订居家灵活就业协议,既增加了残疾人收入,又扩大了非遗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