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楼茶楼约茶联系方式_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51pc·mc品茶安卓官网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乡村学校少年宫
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发言交流摘编
2018-06-26 16:40:00 四川文明网

  编者按:近日,来自四川省各市(州)文明办主任,财政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齐聚自贡市富顺县,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经验等形式,充分了解自贡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成果,学习其经验作法。德阳市文明办、内江市文明办、甘孜州文明办、富顺县文明委、彭州市文明委、广元市朝天区文明委做经验交流发言,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以“四个三”工作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绽放异彩

德阳市文明办

  近年来,运用“四个三”工作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绽放异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三项机制”,着力推进有序发展

  一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市上补助一点、县上拨付一点、镇上配套一点、社会募集一点、学校调剂一点”的“五点叠加”投入保障机制,投入4000余万元,实现目标全覆盖。目前,全市120个乡镇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467个,惠及农村未成年人20余万。二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我们和财政、教育部一起,建立了常态化的协调互动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常态化的实施意见。6县(市、区),相关学校均成立机构,采取村校结对的办法,全方位保障少年宫常态化运行。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制定检查评估细则,采取一年一考评,划分等级,差别拨付中央资金,市本级每年评选20所优秀少年宫,优秀辅导老师50名,以奖代补20万元。

  二、突出“三个注重”,着力推动融入融合

  一是注重项目设置(基本项目+特色项目)。注重与中小学德育相衔接,在全市推行“基本项目+特色项目”模式?;鞠钅课掠疃?、经典诵读,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巴蜀文化的基因传承。特色项目为各少年宫自选,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天府文化、德阳文化。通过“点单式”教学,让每个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二是注重课程开发(必修课本+宫本教材)。鼓励将特色传统文化教育与少年宫活动紧密结合,编印宫本教材,目前全市已有57所少年宫开发了特色宫本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三是注重彰显特色(少年宫+传习所)。注重传承德阳优秀特色传统文化,积极打造“一宫一品”,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习所结对共建。通过“传承式”教学,既培育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弘扬了传统文化。

  三、整合“三种力量”,着力实现齐抓共管

  一是整合师资力量。通过“一师双用”“一人双岗”等方式,用好用活学校教师资源。大力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每年选送10名左右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市级每年开设传统文化技能专题培训2个班次,培训骨干辅导教师100余人次;县级、校级培训1000人次,做到辅导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参培1次传统文化技能提升培训。二是整合专业力量。组织开展“中华文化基因传承工程——传统文化进校园移动公开课”,聘请8名全市传统文化领域领军人物担任辅导教师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目前已开展汉服、潮扇、国学等主题公开课。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吸纳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五老”人员到学校少年宫担任辅导员。号召519个文明单位、2195支志愿服务队伍等与乡村少年宫签订协议,常态化开展道德实践、文艺支教、心理辅导、亲情辅导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教育指导和帮助。

  四、创新“三项体验”,着力实施养成教育

  一是创新开展快乐读书—文化体验??怪谢渌卸粱疃眉倨谧橹呓卵粑拿?、三星堆、中国德孝城、黄继光纪念馆、潮扇制作传习所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亲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二是创新开展节日记忆—民俗体验。组织未成年人参与体验“孝泉上九会”“罗江诗歌节”“广汉保保节”“年画节”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开展创编“节日小报”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指导未成年人学习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内在、内涵。三是创新开展素质提升—技艺体验。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45项传统文化技艺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让孩子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立德树人 服务乡村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

内江市文明办

  内江市被誉为“大千故里,文化之乡”,是“五百年第一人”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内江市紧紧围绕“幸福美丽内江”建设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服务乡村,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11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有4所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确定为“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学校,有4所被评为四川省首届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

  一、突出建管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遍地开花”

  根据农村学校布局和学生分布状况,科学确定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统筹发挥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中央项目领头羊作用,示范带动自建项目加快发展,全市各乡镇中心校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ㄒ唬┙艨刍平ㄉ?,活动常态开展。市文明办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年终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考核指标内容;教育部门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作为各学校领导年终述职重要内容;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每年联合对各项目学校进行抽查考核,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微信(QQ)群,随时掌握了解各项目学校运行情况,作为评选表扬、评定等次、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

 ?。ǘ┙艨酃步ò锓觯平饨ㄉ枘烟狻J形拿靼焱吵锇才鸥骷段拿鞯ノ还餐斡胂绱逖I倌旯ㄉ?。从2012年开始,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单位实现常态化结对帮扶1所以上乡村学校少年宫,在项目学校挂牌公示结对共建单位名称;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文明单位动态帮扶方案,将帮扶情况作为文明单位检查验收重要内容;各项目学校主动对接帮扶单位,邀请帮扶单位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通过结对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短缺、辅导教师和志愿者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紧扣脱贫攻坚,延伸项目资源。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围绕中心,服务乡村是少年宫建设主旨要义。市文明办积极探索,启动建设“小小乡村学校少年宫”,制发了《关于建设小小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通知》,要求各中心校将少年宫项目资源向二级村小延伸和推进。今年每个县(市、区)在2018年退出贫困村的村小中选择2所建设“小小乡村学校少年宫”。市文明办联合财政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上更多向贫困村的村小倾斜,让贫困村孩子们共享少年宫的资源和成果。

  二、突出立德树人,乡村学校少年宫“润物无声”

  针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留守儿童多、课外活动贫乏等实际情况,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始终坚持常态化、大众化、多样化,实现了乡村学校学生全员参与。

 ?。ㄒ唬┳⒅卦⒔逃诶?,科学设置项目。各项目学校按照“学生想学什么、教师会教什么”的原则精心设置活动项目。将德育教育和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通过动手、动脑、用情,不断浸润孩子们心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剪纸、蛋壳画、烙画等项目,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德耀甜城”等主题教育内容融入其中,让原本枯燥的思想教育变得趣味十足、生动活泼。鼓励孩子们参与校园文化、少年宫文化建设,用自己的作品布置装点各功能室、校园内外环境,既美化了校园,展示了成果,又增强了荣誉感和自信心。

 ?。ǘ┳⒅匦睦戆哺В炕倚9灿?。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多、心理健康问题复杂的实际,我市在隆昌市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心苗陪护”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建设标准化心理成长室。按照四个专门:“专门阵地开展、专门人员负责、专门课程辅导、专业人员支持”;做到两个同步:将标准化心理成长室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同步建设,将心理健康关怀与少年宫活动同并开展,隆昌市17个乡村学校少年宫都全部建有心理健康成长室。在标准化心理成长室设置“亲情聊天室”等,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家长视频通话,通过每年“少年宫开放日”向家长汇报学生成长情况。

 ?。ㄈ┳⒅厝辈斡耄嵘耸敌?。内江市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坚持常态化设置活动项目10个以上,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两次活动,确保时间在2小时以上。一些学?;棺プ≈形缥绮秃笱障惺奔淇瓜钅炕疃邢绱逖磕暧?0余万人次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2017年达到13.7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

  三、突出服务乡村,乡村学校少年宫“百花齐放”

  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一县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发展内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传统文化带动乡风校风,以地域文化打造少年宫品牌。

 ?。ㄒ唬┖胙镏谢判愦澄幕H懈飨钅垦0咽榉?、经典诵读、武术三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作为必设课。资中县将盘破门武术编为校本教材,作为课间操在全县推广,创编的“舞武诵”项目将诵读与武术有机融合;隆昌市响石镇全体教师坚持每周书写一幅毛笔书法作品向全校学生示范展示,有效带动学生坚持每天练习书法;威远县界牌镇中心校开设了国家级非遗扎染项目,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扎染服装成品,深受学生喜欢。“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的市中区率先在全市启动“大千故里 翰墨薪传”书画进校园工程,通过三年努力实施教师队伍提升行动、校本教材开发行动、示范学校引领行动,传承弘扬中国书画艺术。

 ?。ǘ┐斜镜胤俏镏饰幕挪?。按照“一校一特色”,各项目学校充分挖掘本地地域文化,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聘请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身边。市中区的烙画,威远的“石坪山歌”、“越溪牛灯舞”,隆昌的舞龙、夏布技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得到传承发扬,得到了充分展示。昨天晚上隆昌市周兴镇中心校表演的舞蹈《夏布情》,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隆昌千年夏布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ㄈ┐岸捞叵缤料缜槲幕?。各项目学校结合本土区域特点,传承传习富有独特乡土气息的项目,让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忘“根”,与时代同行。市中区龙门中心校地处沱江河畔,孩子们用画笔把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画在形态各异的鹅卵石上,组成一幅幅精美的卵石画;东兴区同福镇中心校结合当地发达的蚕桑业,引导孩子们自己采桑养蚕,通过细心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就地取材用蚕茧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术作品;威远县小河镇素有“内江茶乡”的美誉,学校为此开设了“馨怡茶社”,不但编制了校本教材《魅力中国茶》,创编茶艺表演节目,还专门开设了“茶艺”项目,辅导孩子们学习采茶、泡茶、品茶等技艺。

  四、突出氛围营造,乡村学校少年宫“硕果飘香”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走过了不平凡历程,在立德树人、启迪梦想,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接受少年宫到认识少年宫到帮助少年宫,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内江市开展经常性宣传展示活动,全社会关注关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成为共识,关怀关爱农村孩子成长变成默契。

 ?。ㄒ唬┱钩龀晒?,扩大社会影响。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会暨成果展。评选表扬少年宫优秀辅导员、拍摄电视专题片、制作活动画册。今年5月,在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会暨成果展中,共展出学生手工小制作作品1000余件,百名学生参加了现场表演展示。在市委政府主办的内江市第九届龙舟经贸文化节中,将100余件优秀小手工制作作品推荐到活动中展出,上千人参观,引起极大社会反响,乡村学校少年宫孩子们作品首次走进内江最高艺术殿堂——张大千美术馆。

 ?。ǘ┚侔煺魑?,激发创作热情。组织开展《我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故事》征文活动,收到师生征文500余篇?;鞅ㄉ纾贸鲎虐婷婵?,《内江日报》《内江晚报》共刊载征文200余篇,邀请专家评委评奖,编印了《甜城花开 我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故事》征文集,免费发放到征文作者和全市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

  下一步,内江市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准确把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展定位,继续发挥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作用,学习先进市州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经验,让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闹匾蟮?,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建管并重促规范 活动支撑提实效

甘孜州文明办

  近年来,甘孜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注重标准化建设,保质量、促覆盖

  紧扣“建设藏区一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目标,严把项目指标落实、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三道关口”,努力确保建成项目长期见效、广泛覆盖。

  (一)对照标准抓建设。认真组织学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严格对标《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标准》,认真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完成时限,“清单制+台账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在建设方案制定过程中,实行“回炉”机制,对不合标准、要素不全的方案,要求“回炉”重做,确保建设方案具有较强指导性、操作性,建成项目符合标准、发挥效益。

 ?。ǘ┞涫底式鸫俑哺?。采取“省上支持一点、州上配套一点、县上筹措一点”的方式,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确保中央项目与自建项目同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农牧区广泛覆盖。截止目前,全州落实项目资金3740余万元,其中,中央项目投资3312万元,并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由州级财政配套54所1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49所320余万元,累计建成中央项目119所、自建项目208所,基本实现全州325个乡镇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近10万名学生直接受益。

 ?。ㄈ┕娣恫晒褐厥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严格对照采购目录,采取专家论证需求、项目学校拟出需求清单、州县两级审核把关的程序,确定项目采购范围,制定项目采购方案,按程序开展政府采购,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今年起,在项目管理中引入审计机制,对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由州县审计部门或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全力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注重规范化管理,建机制、促实效

  始终坚持从协调配合、师资建设、督促指导三方面狠下工作,努力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有序有效运转。

 ?。ㄒ唬┟芮泄ぷ髋浜稀C魅肺拿靼旄涸鹎M纷プ?、统筹协调,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日常管理,财政局负责采购把关、监管资金的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文明办、教育、财政三家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系协调会,共同审核项目建设、采购方案等,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制定少年宫建设推进举措,形成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优化师资配备。作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不足、分布不均是制约少年宫持续有效运转的最大短板。为确保师资稳定,主要采取学校师资为主、文化艺术院团师资和社会志愿者为辅的方式,不断加强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全州已建立起1000余人的辅导员队伍,基本满足少年宫日常运转。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少年宫辅导员培训,累计组织辅导员参加省级专业培训10期57人,开展州县交流培训72期432人,有力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能力素质。

  (三)强化督查考核。始终把督查指导贯穿少年宫建设管理全过程,采取“自查与抽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并把督查结果作为差异化分配运转资金、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截止目前,已与雅安、资阳等市开展交叉检查,完成一轮县(市)交叉检查,组织开展各类督查20余次,覆盖全州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不断补齐差距短板,有效提升管理运转水平。

  三、注重特色化运转,提素质、扬文化

  始终坚持特色化办学思路,不断增强少年宫的吸引力、影响力,使之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ㄒ唬┩怀龅掠导?。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转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立德树人,切实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翱圩印?。结合“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争做美德少年”“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娃娃抓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培养孩子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ǘ┩怀鲂巳づ嘌<岢帧耙岳执僦恰?,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在少年宫开办特色兴趣班、开展特色文体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培养兴趣、发现潜力、增强自信。目前,全州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绘画、乐器等11个功能室,德育、艺体、等4大类活动,文艺、手工制作等7个项目应有尽有;海拔4000米的理塘县开设足球兴趣班、海螺沟景区组建的“小红帽”志愿者、稻城亚丁开设的小导游特色班等,较好满足了孩子们课余文化需求,成为孩子们增长见识、提升素养的新平台。

  (三)突出文化传承。结合实施“中华文化基因传承工程”,把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各个方面。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毛笔书法普及、藏文书法传承等活动,突出文化内涵、道德修养、精神传承。结合民族特色、融入民族元素,开展石渠真达锅庄、色达藏戏、甘孜踢踏、巴塘弦子等曲艺类,唐卡绘画、药泥塑、酥油花等手工类,赛马、格登(拔河)、藏式棋等文体类传统文化、非遗项目传扬活动,做到少年宫活动源于生活、活于实践,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搭建梦想平台 拓宽育人渠道

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富顺县文明委

  富顺县是百万人口大县,未成年人约21万,占全县总人数的20%,其中2/3在农村;富顺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37万人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约9.6万人。基于未成年人群体大、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高标准、高品质打造未成年人教育“第二课堂”。2017年,富顺县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狮市中学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

  一、突出硬件投入,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功能配套

  近年来,我县整合中央彩票公益金和省市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中央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12所、市级示范乡村学校少年宫7所、县级示范乡村学校少年宫27所。一是合理布局,发挥辐射效应。本着“教育不留空白、建设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全县26个镇乡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教育资源和学生人数,统筹规划、合理布点,确保项目学校覆盖所有乡镇,确保学生离项目学校不超30分钟路程,确保项目学校具备示范性、引领性。二是着眼需求,精准配套设施。根据教师专业情况和学生兴趣爱好,针对性购置设施设备,开设相应社团,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需求。同时,坚守公益性和普惠性底线,强化运转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功能定位不错位、实用原则不走样。三是整合资源,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对空置楼房再利用、现有功能室再改造、相关设施再添置等方式,坚持“一室多用”,实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让乡村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突出师资建设,夯实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基础

  按照“内聘为主、外聘为辅、志愿参与”的原则,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力量建设。一是激发专职辅导员潜能。依托县内师资力量,建立170余名专职辅导员队伍。定期选送骨干辅导员到省市集训,造就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二是深挖兼职辅导员专长。按照“门类广、专业精、花钱少、抓得住”的原则,从学生家长、民间艺人、外教友人、文体尖子中,发掘聘用320余名兼职辅导员,弥补校内专职辅导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三是发挥社会辅导员作用。聘用120余名社会辅导员,分类开展“五老”人士送爱国主义教育、科普人员送科普教育、教育专家送心理健康、法律专家送法律知识、工匠艺人搭实践平台等系列活动,提升少年宫活动思想性、趣味性、实效性。

  三、突出特色教育,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育人功能

  按照“欠缺的突出加强,重点的优先扶持,特色的全力打造”的思路,建社团、办活动、搞演练,构建了“一校一品牌、一宫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一是以乐促智,做好特长培育的文章。组建学生社团170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未成年人浸润艺术之美、挥洒运动之汗;通过举办艺术节、校园足球赛、大课间比赛等展演活动,让孩子们在“学爱玩”的氛围中展示特长、陶冶情操。二是以技促能,做好实践成长的文章。开办厨艺、陶艺、园艺、摄影、泥塑等兴趣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展创意设计、模型制作、科学调查、航模训练等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设交通法规、预防欺凌、心理健康、灾害自救等专题课程,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三是以德促育,做好道德践行的文章。以传统教化、典型感化、文化润化“三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万人经典诵读、唱响《世纪的约定》、评选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社区、学校普遍建立心理辅导室,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四、突出机制健全,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实效

  按照“党政主导、部门保障、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联动机制,定期联席会商,研判解决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由文明办、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校长负责的管理专班,制定了涉及人财物的系列管理制度,确保少年宫有效运转。二是强化督促指导。压紧压实责任,将部门、镇乡关心支持少年宫的情况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注重过程监管,严格落实“月报告、季督查、年测评”制度,将日常工作情况和年终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三是定期交流学习。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县青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城区学校的互动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成果展示会,着力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们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深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重道远,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加快建设川南教育强县为抓手,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覆盖,进一步加大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管力度,为富顺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举措 打造特色

持续激发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力

彭州市文明委

  2012年以来,彭州市陆续建成了7所中央项目学校和13所地方自建项目学校,实现全市20个镇的全覆盖,惠及5万余农村未成年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过程中,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闹匾甘揪瘢葱率凳叭鋈本俅?,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打造了一批以川剧、书法、曲艺、土陶、花式跳绳等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其成为了学生培养兴趣的乐园、家长关注成长的焦点、艺术家传承艺术的平台。

  一、畅通三条渠道,广泛汇聚人才,夯实师资力量

  打造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招募专业师资队伍是关键。彭州市文明委统筹安排、部门协调联动,畅通三条渠道,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汇聚了坚实的专业师资队伍。

 ?。ㄒ唬┮劳醒#┩ㄐD谔爻そ淌Σ斡肭?。以学校为基础,遴选招募了260位有热情、有特长的在职教师为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学校为其减少课内工作量,配备专业教材,创造良好参与条件。

 ?。ǘ┮劳猩缁嶙橹?,畅通本地文艺工作者参与渠道。依托彭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艺术点燃梦想”文艺支教活动,先后汇聚了82名书画、音乐、舞蹈、戏剧、武术等领域的本地文艺志愿者参与文艺支教。加强与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川剧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以及与知名艺术学校和艺术辅导机构联系,建立公益合作关系,招募25名志愿者服务乡村学校少年宫。

 ?。ㄈ┮劳形牧?,畅通外邀文艺名人参与渠道。依托市县两级文联,畅通信息通道,先后邀请了两度梅花奖得主川剧名家刘芸、曲艺清音名家任平、流沙河及弟子石地、西华大学音乐系朱艳教授等一批文艺名人服务乡村学校少年宫。目前,彭州市已为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储备了一支人员充足、实力雄厚、领域涵盖广的专业师资力量,年授课达9100课时以上。

  二、搭建三种平台,精心策划活动,提升教育效果

  彭州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作用,建好用好三种平台,精心策划各类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家长积极性和师生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内生动力。

 ?。ㄒ唬┐蛟烀夜ぷ魇遥罱ㄎ囊罩驹阜袼教嵘教?。2016年以来,彭州市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探索在九尺、隆丰、军乐、丹景山等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了8个名家工作室,提供专项资金保障,邀请中书协会员苏志福、中曲协会员武朝正、省美协会员刘光贤等名家驻室定期开展“传帮带”教学活动,每年培训辅导员达1000余人次,持续有效地提升了师资整体专业水平。

  (二)创新教学模式,搭建课外兴趣培养和专业苗子培育平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市成立“同行学院”、“梨园新蕾”、“桂陶坊”等学生社团153个,编制了《川剧》、《桂陶制作》、《花开的声音》、《花式跳绳》等48部社团校本教材,吸纳90%以上学生参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活动。同时,以艺术传承为目的,创新了一对一师徒教学模式,发掘和培育专业苗子50余人。2017年,西郊小学和隆丰小学的三名学生已选拔进入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培养。

 ?。ㄈ┙枇Ω骷陡骼嘧试矗罱ǘ土墩故窘涣髌教?。市文明委统筹协调,借力各级各类资源,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创造成果展示交流的机会。利用彭州国际友城资源,先后组织西郊小学、九尺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排练的少儿川剧《红色娘子军》和《贵妃醉酒》、童谣《九小社团之歌》等节目远赴奥地利、韩国、摩洛哥等国家开展对外交流演出;利用彭州“全国曲艺之乡”资源,先后组织了红岩九年制学校、隆丰小学等乡村学校少年宫排练的四川竹琴《蜀乡童谣》、四川清音《摘海棠》、校园小品《赢不赢》、相声《拇指与食指》等节目分别参加了第七、八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比赛,获一、二等奖。几年来,彭州市已逐步让广大农村学生在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享有与城市学生一样,甚至超越城市学生的课外教育条件,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艺术家的一致赞许。

  三、健全三个机制,强化运行保障,形成良好态势

  为确保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持续有效运转,彭州市文明委建立健全了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文联四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机制,使全市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形成了常抓不懈的良好态势。

 ?。ㄒ唬┙∪驯U匣?。彭州市每年将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结合上级拨付资金,每年投入资金约270万元。市教育局、市文联分别制定细则,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和志愿者辅导员必要的交通、误餐、保险和课时补贴给予有效保证。

 ?。ǘ┙⒒胤霉低ɑ啤J形拿靼?、市教育局、市文联每年定期对学校、辅导员、学生和家长进行回访沟通,收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改进。

 ?。ㄈ┩晟瓶计阑?。市教育局将校内教师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服务情况纳入内部考核,并给予资金和评优晋级政策上的激励支持。市文联制定标准,每年对参与服务的社会文艺志愿者开展星级评定。市文明办每年定期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考评。

  今年,我市已正式启动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上下即将全面投入各项创建工作。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拓展和提升也是我们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沿着“一宫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继续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大、更好的成长乐园,为我市建设“生态名城 产业强市 幸福彭州”做出更大的贡献。

扬地域文化 传时代精神

广元市朝天区文明委

  广元市朝天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是国家级贫困县区。近年来,朝天区委、区政府在省、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将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在全区25个乡镇因地制宜建成了31所各具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其成为了未成年人综合能力培养、革命传统教育和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一、严格审核,高点定位做规划

  朝天区本着“教育不留空白、建设全面覆盖”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点,严格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审核,确保项目学校硬件够硬、软件够强。一是实行差额推荐。每年坚持按照“市下达指标+1”的数量下达推荐指标,要求各学校对标自查,自查合格后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教育部门认真筛选、严格审核并向区文明办推荐上报。二是多方征求意见。区文明办根据基层推荐情况,通过电话沟通、社会调查、多方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推荐学校是否符合条件、是否积极主动,综合多方意见,最终确定备选学校。三是严格现场测评。按照省、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每年专题召开一次资格评审会,从学生人数、室内面积、师资力量、特色教育等各方面对备选学校进行现场测评,并深入实地核实各项指标,最终择优确定申报项目学校。

  二、突出优势,因地制宜抓建设

  始终立足地域优势,坚持“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按照“一宫一品牌”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一是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的少年宫品牌。紧扣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品牌打造,将少年宫建设与了解、体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羊木镇小学建成集学习与游乐、体验与实践于一体的陶艺坊和农耕体验园,在李家小学建成以“李家狮舞、锣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兴趣小组,在麻柳小学建立“麻柳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兴趣小组。二是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动基地。充分挖掘朝天蜀道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摇篮的革命教育资源,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融入历史积淀、文化元素和革命精神,建成“朝天红军文化园”“苏维埃红坪县遗址”“蜀道博物馆”等7个学生校外活动基地。三是编印记录本土乡情的特色教材。秉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理念,突出乡情体验,投入100余万元,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编印《麻柳刺绣》《羊木土陶》《汪家蓝莓》《李家锣鼓》等符合地方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让农村未成年人在乡情体验中感悟本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多措并举,严格管理强保障

  坚持“校长带着感情做、辅导员带着责任教、领导带着支持抓”,将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切实做好做实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拘一格“降”人才,多措并举建队伍。通过特聘“五老”人员、先进模范人物、民间艺人、非遗传人、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兼职辅导员,不断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各层次搭配的人才队伍,并对有特长的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持续提高队伍素质。二是广泛宣传中央彩票公益金。通过业务培训、新闻报道、网站专栏、主题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重要意义、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使用情况等,充分展示项目建设和活动开展取得的成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不断强化目标管理。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就活动开展情况、运转经费使用情况、辅导员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一次自查,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各相关单位结合干部下基层、定点帮扶等工作,强化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指导督促。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强化目标考核,对工作有重大缺陷、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奖补,并扣减当年运行经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朝天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方面的充分认可,工作经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精神文明报》《广元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宣传报道,全区有3300多人次的师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以李家狮舞锣鼓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艺术舞蹈《艺·韵》在中央电视台《醉美乡音》节目播出,羊木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关注和宣传报道,并在央视少儿频道、中国未成年人网录制进行展播。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管理不规范、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也客观存在。我们深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力量丝毫不能松懈,脚步一刻不能停歇。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明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用好、用活乡村学校少年宫,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朝天边远山区的孩子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而不懈努力!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