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针为什么会‘跳舞’?”“种植农作物时,如何正确合理施肥?”“如何对病人进行急救?”3月14日,绵阳市2023年“科技创新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科普活动月主体活动在绵阳市科技馆广场举办。
活动现场,游仙区区级部门设立了20个科普宣传服务台,开展妇女健康知识、植树造林、消费者权益、生态环保、垃圾分类、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禁毒、科学技术、健康生活等科普知识宣传,并发放相关科普宣传资料。
同时,就市民朋友们关心的作物种植、家畜养殖、农机知识等问题,提供了现场技术咨询服务,并发放生产指南、汇编等技术资料。
“一、二、三、四……”市民赵阿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正在学习急救的相关知识。当工作人员问起:“要按多少下呀?”站在一侧刚学习过的李阿姨抢答:“要按30下,人工呼吸两次后,继续按压。”
距服务台不远处,“科技大篷车”上一个个前沿的科学装置、一项项有趣的科学互动体验设备一字排开,成为全场焦点。跳舞的回形针、协作抓球、虚拟现实体验等10余项科技展品前都围满了人,大家在“试一试”“想一想”中感受到科学带来的快乐。
在妈妈的陪伴下,游仙区五里路小学6年级学生姚华瑞尝试着每一个科技展品。“通过VR眼镜,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植物细胞各不相同?”一旁,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后,又耐心地向他一一解释着其中的原理,让姚华瑞在参与科普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着科学知识。
区五里路小学4年级学生王语乐告诉记者:“现场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加深了我对农作物科学种植的兴趣,放假后我要让妈妈带我去田间地头看一看?!?/span>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疃缕诩洌鞯匾步橹┘贾兜淖ㄌ馀嘌??!泵嘌羰锌萍季指涸鹑吮硎?,将与市级各部门加强联动协作,持续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努力构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科普工作网络,不断推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真正让科学技术惠及每一位群众。
(梁霭彬 赵彤俊 绵报融媒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