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着力打造社区精细治理,通过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持续完善治理手段,全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忠兴镇:探索村级“群众议事堂”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自从有了议事堂,农村矛盾一扫光。村里事务大家议,民主决策心亮堂......”这是游仙区忠兴镇南桥村村民王宏文自编的一段快板,他所说的“议事堂”,这几天正在就村里“芙蓉溪健步道基础工程建设、河岸绿化规划”问题进行协商,在村民们的讨论声中,一套实施方案日渐成型。南桥村“议事堂”,源于忠兴镇一次基层治理的创新。建制调整改革后,忠兴镇由原来的35个行政村调整为15个行政村,减幅58%,为游仙区减幅最大乡镇。为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高基层自治水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发群众参与活力,忠兴镇探索设立村级群众议事堂,推动群众的事情群众来商量,打造基层共治共建新格局。
群众的事谁来议?忠兴镇动员各村在乡贤名仕、离职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致富能手、党外代表人士以及为人正派、处事公正、有威望的群众代表中选取议事成员,采取村级把关、镇级审核的方式加以身份确认,各村议事堂成员设定为7-9名,每届任期2年。一批为人正派、热心公益、处事公正、群众公认的议事堂成员活跃在忠兴乡野间。
各村议事堂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基层治理领域,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治理难事,按照“制定议事方案-开展群众议事-议定成果落实-议定成效反馈”的议事流程,逐项研讨、逐人表决、逐步反馈,确?!耙槭掠姓鲁?,完事有回销”。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议事共治机制,增强村级议事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忠兴镇大力推行“1+1>2”议事成果推广机制,即议事商定事项+村两委推广实行,使得议事成果迅速转化落地,实现“社社”、“社村”“村村”三级联动,目前全镇15个村全部成立议事堂。该镇兴合村议事堂成果解决“垃圾清运费用收取”、“水费制度改革”等群众关心问题3件,其中2012年至今的一起邻里纠纷问题,也通过议事平台在今年2月份得以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忠兴镇利用群众议事堂开展议事活动70余场次,解决水费收取、农村垃圾清运等20余件,商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规范细则30余件。忠兴镇充分利用“群众议事堂”协商议事平台,有效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营造了“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激活了基层自治“神经末梢”。
富乐街道李杜祠社区:“李杜龙门阵” “摆”出社区治理新思路
“社区文化茶园打造的资金从哪来?”“引进社会组织开展手绘培训的年限确定几年?”近日,富乐街道李杜祠社区机关小区院坝里热闹非凡,“李杜龙门阵”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项目协商会在这里举行。区民政局局长刘新生、区税务局局长肖若鹏、富乐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静、办事处主任何昇林、李杜祠社区协商民主议亊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共计50余人围坐在一起,就李杜祠社区文化茶园打造及经营管理、引进社会组织开展手绘等培训的合作运营方式进行协商。区政协主席姜曦、秘书长陈瑛现场指导。
会上,参会代表对社区文化茶园的天燃气安装及其附属工程经费来源、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建言献策,并就引进社会组织开展手绘、书法等培训对社区居民享受的优惠标准、与社区的合作运营方式进行协商讨论。
姜曦主席认真聆听各参会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协商议事会前期做了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辖区单位、居民觉悟高、参与性强,切实为居民群众做了实事,办了好事。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创新社区治理形式,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不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据悉,富乐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着力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同基层治理相结合的新形式,以“富乐议家社”为品牌,各社区分别设立了“寇妈说事”“李杜龙门阵”等子品牌阵地,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以“四会五事”为主要特点的议事运行规则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坚持通过协商议事会平台开展常态化小微协商活动,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知晓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编辑:scmy_li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