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记者从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当前,绵阳市已进入高火险期和森林防火关键期,森林火险等级持续以3级为主,个别时段个别区域可能达到4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严峻复杂的时期。因此,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记者了解到,今年防火期以来,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但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压力始终很大、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春耕备耕等农事用火增加,进入林区春游踏青人员增多,野外用火管控难度增大,加之春季气温回升,部分区域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含水量低,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对此,绵阳市正在“提”“控”“强”等方面持续发力,坚决守住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底线。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以“提能力”为牵引。完善全市“1+6+N”扑火队伍体系,持续加强市级骨干队伍、县级专业队伍、半乡镇半专业队伍和村组义务扑火队伍能力建设,邀请省级“教官团”来绵对新老队员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理论装备组装、调试、磨合,以及水泵架设、消防水车运维实操教学培训;持续加强灭火装备建设,突出“以水灭火”和“空地结合”战法运用准备,指导已配发市、县、乡三级应急救援队伍的4643台(套)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管好用好已建成的39处瞭望塔台、145套林火视频监控系统、8个停机坪、17个航空取水点,67个消防蓄水池和740.8公里防火专用通道,全市共设置防火卡防点859个(其中长期卡点179个);组织开展“百县千镇万村(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截至目前已开展1560场次。
以“控发生”为目标。落实市县乡村“一对一”包干责任,完善“林长+防火网格员”防火责任体系,健全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包高火险乡镇联系指导机制;规范设置防火卡点,加强“进山登记出山销号”管理,严防火种进山入林,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与毗邻六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林边村、林缘户、林中人“敲门入户”宣传,对“五类人员”落实一对一看护责任,对“一老一小”落实户主、学校教育提醒责任,对外来人员落实目的地业(户)主宣传提醒责任;聚焦“五周五缘”,全覆盖动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聚焦根治化解“树线矛盾”“线线矛盾”,全面加强林区输配电设施风险防控和隐患闭环整治;依法制止和查处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开展“火案攻坚2025”专项行动,依法严肃追究火灾责任单位和肇事人员责任;强化林业、气象、应急等部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合作,加强无人机巡护、卫星遥感、测风雷达等新质技术推广应用;以村(社区)为单元整编村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开展实战训练演练,在条件具备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以“强管控”为手段。推动防火期“一办六组”联席办公、实战化运行。推行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森林高火险期内,突出问题导向,适时组织科学精准的专项督导。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充分运用“两书一函”,以发“点球”方式限期整改、闭环销号;对因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尽责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问责追责,多措并举确保实现“火扑灭、零伤亡、少损失”。
森林草原防灭火
这些知识你要掌握
↓↓
编辑:站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