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见到九洲视讯公司研发中心技术总监王成中时,他正在和团队成员开会讨论人工智能新场景应用?!盎诟丛映【案咝阅苣勘昙觳夤丶钅康摹荽竽浴搿鹧劢鹁Α?,把系统与城区的救护车连接,就能捕捉救护车特殊标识,远程调度信号灯开辟‘绿色生命通道’。”王成中说。
王成中的畅想并非无中生有。由九洲视讯公司参与的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奖项设立于2011年,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目前,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已在九洲视讯天网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大模型也在多业务场景中被应用。
这套系统究竟有啥“超能力”?为何能快速识别锁定?王成中打开绵阳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屏幕上一个个闪烁的橙色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张交通路网。他打开大屏幕上的一个“橙色点”,实时传输回来了现场车辆通行的画面。
“这一个个橙色点就是这套系统在前方的‘眼睛’,可以快速识别锁定车辆信息以及行车轨迹。如果发生了肇事逃逸,智能交管系统能瞬间锁定逃逸车辆,整座城市的一万余组道路监控信息开始重组,一条闪动的红色光带呈现在屏幕上,肇事车辆的逃逸路线能精准复刻。”王成中说。
这套“数字侦探”,基于大数据还能展现啥“超能力”?
随着日渐攀升的家用车数量和车流量为绵阳交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该套监控系统可对拥堵路段进行“自我优化”,通过道路监控设备采集实时车流量,让红绿灯随“车”应变,自行实时调控红绿灯时长,一天内“自行调整”可达上万次。
“项目相关平台已部署在成都、绵阳等地405个主要路口,平均每日采集流量数据3000万余条,平峰时段平均车速提高15%以上,停车次数降低30%。”王成中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自我优化’并不是当前一个路口,而是同时调动前方沿线的‘眼睛’进行检测和调整,相当于用一个点撬动整片区域道路优化,每当堵点出现,我们都会对该道路进行调优测算,道路车流越饱和,调优效果越好?!?/span>
据介绍,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项目依托道路监控设备和1个云计算中心,实现对道路交通更精准的监控和分析,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用“交通大脑”重塑交通管理模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治理范式。
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项目的研发得益于绵阳大力打造人工智能场景,搭建供需对接桥梁。九洲视讯公司在早前的人工智能成果推介暨应用场景对接会上,与绵阳市公安局上演“双向奔赴”,并入选省科技厅第一批揭榜挂帅课题。在专项支持下,九洲视讯联合山东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研发了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可实现从监控画面中精准识别、定位和跟踪目标,对图像或视频数据的高效捕捉与精准处理,打造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大模型在多业务场景应用。
编辑:站点管理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