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很不一般,是首个“非遗版”春节,非遗成了新春当仁不让的主角。就像今天“金蛇献瑞贺新年 欢天喜地闹元宵”的活动现场,来自全市各地的10多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演,这心心念念的年味不就来了吗!
“北川羊皮鼓舞”是极具羌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源于羌族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北川民族艺术团演员张明伟:“羌族羊皮鼓在羌语当中称之为“莫恩纳萨”。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每一次的敲击,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可以说是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绵阳有634项非遗,在今年春节前后的各种活动中,都能见到非遗的身影。从春节前开始,全市各地以非遗集市、非遗展演、民俗巡游等与节庆深度融合。
在除夕夜举行的2025年绵阳新春烟花秀,烟花在空中绚丽绽放,15个非遗项目在下方的新春集市中组成了气氛组,迎接络绎不绝的人流,科技之城的繁华盛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
烟花秀有非遗,灯会里也有非遗。每天8个传统工艺类、特色美食类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儿。
北川“百龙百狮舞北川”民俗活动,江油“非遗闹新春 圌山过大年”主题活动的川剧绝活表演、高抬戏演出,三台的舞龙舞狮、川剧变脸、杂技巡游等民俗表演也同样精彩……看不完,真的看不完!
近年来,绵阳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注重阵地建设和活动引领,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到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省级57项、市级210项、县级360余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50人、市级187人,县级486人。通过非遗集市、“非遗+旅游”、“非遗+节会”等方式,推动非遗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也正是这些举措的实施,让绵阳的“非遗版”春节年味儿十足。
市民张思恺:“今年绵阳春节有很多活动,都添加了非遗的元素,感觉就是有一种文化的热闹,带来了不一样的年味?!?/span>
编辑:站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