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寒风乍起,在秀水镇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生态农作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正在新建成的科研实践基地——蚯蚓生态养殖工厂里忙碌着。
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位于秀水镇青松村,是安州区文旅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基地通过农旅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发展乡村自然研学教育。今年以来,在西南科技大学生态农作创新团队的支持下,基地开始修建蚯蚓工厂,进行蚯蚓养殖实现有机废弃物处理,旨在探索一条“农业有机废弃物-蚯蚓养殖-蚯蚓/蚯蚓粪肥-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循环农业产业链。
基地负责人 桂小华
“蚯蚓博士和我们当地的农户一起,共同投身于这项农业项目——利用蚯蚓养殖技术,转化农业废弃物为宝贵资源,推动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font>
据了解,引入蚯蚓堆肥技术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难处理问题,还开辟了一条生态友好且经济可行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蚯蚓养殖,基地能够将餐厨垃圾、园林垃圾、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转化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料,进而用于农业种植,同时生产的蚯蚓则可以作为饲料蛋白应用于家禽和渔业养殖,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形成一个绿色农业循环系统。
西南科技大学生态农作创新团队博士 龚小强
“我们团队多年来主要从事‘农业有机废弃物-蚯蚓养殖-作物生态栽培’种养循环产业链开发及应用研究。目前在安州区秀水镇桂家湾建立了‘西南科技大学桂家湾科研实践基地-蚯蚓生态工厂’,拟通过应用示范,推动当地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font>
据了解,蚯蚓的排泄物(蚯蚓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其富含腐殖质和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蚯蚓粪还含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酸等植物激素以及丰富的有益微生物,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蚯蚓粪施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有助于土壤生态功能的恢复。此外,蚯蚓粪替代化肥使用能够减少因使用化肥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变化做出积极贡献。而蚯蚓堆肥产生的活体蚯蚓是优良的家禽和渔业养殖蛋白饲料。
下一步,基地将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更多人参与到蚯蚓养殖中来,为我区绿色循环农业贡献力量。
编辑:站点管理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