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央视CCTV3《文化十分》以近10分钟时长关注绵阳梓潼,重温功勋楷模事迹,感受“两弹一星”精神,开启一段红色文化之旅。
位于四川绵阳梓潼县的“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王淦昌、邓稼先等9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上世纪60年代起,这里汇聚了上万名科研工作者,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梓潼的红色底色。1992年以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搬离梓潼,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
暑期来临,每天会有不少游客来到“两弹城”参观。范恒是一位金牌讲解员,在这里已工作多年,为游客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邓稼先是1971年到咱们梓潼这个基地,1985年因病离开,一共工作生活了14年。在这期间身居要职,妻子儿女没有跟随,他的妻子许鹿希,14年间只到咱们这来过一次,还是邓稼先60岁生日的时候,经过组织特批,从北京千里迢迢来看过邓稼先一次?!狈逗愦哦杂慰妥髯沤步狻?/span>
在讲解之余,范恒与讲解员杨倩搭档,尝试在邓稼先旧居前,面对游客表演沉浸式短剧,艺术化地再现许鹿希前来梓潼看望邓稼先的历史场景。
近年来,“两弹城”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打造出多个红色文化IP,创排了情景剧《英雄·丰碑》和歌曲《星空之上》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记忆里的“两弹一星”》编剧、导演何格格说:“作为青年一代,我也经常在思考,应该怎么样去用我们的方式,将‘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弘扬下去,所以我有了创作文艺作品来体现‘两弹一星’精神的想法?!?/span>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共和国受到威胁和排挤的艰难困苦中照亮了来路,不仅为国家铸就了无可撼动的安全盾牌,也树立其仰望不朽的精神丰碑,这段凝重而可歌可泣的历史,激发了各地创作者的创作激情,近年来在舞台上荧屏上涌现出了一批以此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重要的承载地,梓潼“两弹城”见证过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青山铸剑的壮怀往事,也正成为面向今天与未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一方热土。
(胡莎莎 涪江观察记者 刘晓东 文/图)
编辑:编辑
相关推荐